少有的高質評論

 從經濟日報發現的高質評論

本港新冠病毒疫情繼續反覆,近日更正式進入第四波爆發。執筆之時是周二(24日),正好是特首公布《施政報告》前夕的行政會議。正如行政長官發言指,過去一周疫情惡化極快,本地個案由上周的24宗,上升至本周的188宗,而且到今天仍有不少是源頭不明個案。

不難理解,疫情走勢和一系列防疫措施的放寬不無關係。例如,在萬聖節前夕(10月30日),食肆每枱上限人數由4人放寬至6人,似乎便是分水嶺。

在10月的下半月(10月17至31日),本港錄得新冠本地確診個案合共11宗,其中5宗為源頭不明的感染個案,即平均3天才有一宗源頭不明的本地確診。而在11月上半月(11月1至15日),本地確診個案合共41宗,其中20宗未能找到感染源頭,較對上半個月增加了3倍,即平均每天也有至少一宗!

之後的事大家也知道了,就是正式的第四波疫情:11月16日至23日的8天內,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合共49宗,是之前一個月總和的近兩倍!

10多年前,財經界指內地的股市是「政策市」,皆因中央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有欠周詳,一旦在甫推行後發現問題,便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甚至有笑言「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說內地體系不夠成熟;如今香港在抗疫過程中,則陷入了「一放就爆,一爆就收,一收(經濟)就死」的窘境!

當特區政府的抗疫策略是以「低水平徘徊」而非「清零」為目標,香港的經濟和就業市場,只會永恒地被困在這個「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的無限輪迴中,可謂「永不超生」!因此,在眼前第四波疫情似乎難以避免的節骨眼下,財政司司長在網誌中提出「外防輸入,內爭清零」,和其他問責官員(包括政務司司長和食衞局局長)所持的「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這種溫吞水、和稀泥的口徑明顯有別時,令人眼前一亮之餘,也不禁令人質疑,這個政府到底要「等運到」到甚麼時候?

特首在10月27日發言指,「我完全同意亦明白香港的服務性行業……受到最大的打擊,所以恢復跨境人員往來一向都是我們爭取的目標。(我)聽到很多聲音叫我們努力,我們是很努力」,又指其實「技術性問題已完全解決,但因為通關是涉及兩地……一定要在雙方都滿意的大前提下才能夠進行通關」。

港府棄清零 通關被粵澳「嫌棄」

11月3日她如是說:「市民很關心……何時可以恢復香港和內地人員在不需要於兩地均有14天強制檢疫的情況下往還,這無論對於商業活動……甚至市民一般的探親、看醫生和上學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香港的疫情受控。如果要求在一段時間內完全是『零個案』,現時看來是有一定的難度。」

這是行政長官代表本屆政府正式放棄「清零」的目標。綜合報章報道,特首押後宣讀《施政報告》並赴內地,其中重要任務就是嘗試說服廣東省政府,接受本港疫情控制在「中風險」水平,即連續14天少於10宗本地個案,便可通關。但不久又有消息指,廣東和澳門方面「企硬」,堅持本港必須連續14日零本地個案,才允通關。

香港人被粵澳同胞如此「嫌棄」,實在「羞家」!但我們能怪別人嗎?不要說「清零」,單是11月上半月的本地個案宗數,便比「中風險綫」高出3倍!

講到底,一天不推行全民強制檢測(強檢),找出並截斷隱形傳播鏈,則香港一天不可能「清零」,通關也只是夢話!對此,特首顯然不以為然。10月27日,她說「香港是一個非常自由的社會,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想見到的自願、自動地接受檢測未必會出現……我們需要為強制檢測提供一個法律基礎……要『有的放矢』,不是全香港無的放矢去做這個強制檢測。」

問責起碼始於局長常秘 衞生主管

如果強檢是「無的放矢」,那現在政府的特定群組檢測就很「有的」嗎?我們看到不少確診個案足迹遍布全港,有住在荃灣的人在觀塘上班、有居於愉景灣的人在中環工作,還嘗遍全港餐廳。這樣的群組檢測有意義嗎?再者,特首也應知道國家抗疫成功,就是靠強檢和行蹤追蹤。青島市幾天內為全民1,000萬人口做檢測,也是無的放矢嗎?新疆喀什發現一宗本地感染個案後,幾天內為470萬人口強檢,又是無的放矢嗎?

事實上,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後,及至3月初,武漢已問責處理654人,涉局級官員10人、處級官員144人。若按此國家標準,特區政府問責若不由司長開始,最起碼也始於局長、局的常任秘書長,一直到主管公共衞生的衞生署、食環署首長,通通都應丟官!

相反,在全國只有香港主管衞生的局長還可隨特首上京,向有關部委解釋香港這個「行政區」有多「特別」,解釋做不到「清零」不是自己的錯。

事實上,筆者對於特首居然覺得上京爭取通關有絲毫成功的機會感到瞠目結舌。香港的人口是國家的二百分之一,憑甚麼為了一個人,要另外200人冒上生命危險,只為救你的經濟和庫房?這不是常識嗎?

是的,在香港或許難以實施「禁足令」。但回想上次被特首和聶德權局長譽為成功的社區檢測,若不是只得170多萬人參與,而是給予社會足夠誘因(例如把放寬防疫措施步伐與參與人數掛鈎等),把參與人數增至500萬、600萬呢?或許這樣依然未能一下子「清零」,但相信可以向連續14天少於10宗本地個案的「中風險」邁進一大步,食肆不用那麼快又回到4人一枱、酒吧不用那麼快又回到午夜結束營業……也有望令社會明白和接受強檢的必要性。

公共衞生與自由私隱 不可兼得

說穿了,殘酷的現實就是,公共衞生和個人自由與私隱,是有某程度上的對立。想脫離與口罩為伴的日子?就要付出參與強檢、出行被追蹤的代價。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但我們「好打得」的特首沒有向公眾解說這個困難選擇的必要,反而強調社區檢測的「自願性質」,浪費了國家派檢測隊支持香港的人力物力,令我城淪為國內唯一的「疫埠」。

如今,入住公營醫院的病人,其家人親友沒法探望;居於安老院的長者已經數以月計沒見過自己的子孫兒女;新一輪的停止面授課程,表示家長們又要頭痛如何在狹小的家中處理小孩在家上課(甚至自己同時在家工作)的問題;以上還未計隨着「保就業」計劃退場,打工仔要擔心生計的種種壓力與困擾。

可惜,高官不會有感覺。事實上,「佛系抗疫」的策略,令香港經濟和商業運作「半死不活」,對官員最有好處:一方面,政府問責團隊和公務員不用承受推行強檢的政治壓力,同時又可以對外宣稱「政府已經做咗嘢」,包括大幅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等,其間只需一味站在道德高地叫香港市民堅守防疫措施,忍受抗疫疲勞就可以了,反正無論失業率是3%還是13%,都無阻他們每月穩袋高薪準糧。

(作者長期從事宏觀經濟、房地產市場、公共政策等範疇的分析工作。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 欄名:
  • 國是港事
    • 撰文:
    • 曾文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