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煲粥底

 

廣東人喜歡吃粥,粥的花樣款式非常多,常見的有:皮蛋鹹瘦肉粥、柴魚花生粥、及第粥、艇仔粥、魚腩粥、牛肉粥、肉碎粥和菜乾粥等等。無論煲哪一款粥,都先要煲一個白粥底,然後再加各式配料,所以煲粥底是最重要的工夫。一煲靚的廣東粥底,要求的是入口香滑柔軟,米粒完全化開,只是依稀能見,用羮勺盛起時,粥面要微微凸起,就稱之為「綿」。

首先是米的選擇,煲粥要用新米,舊米的黏性不夠,最好是用東北大米或日本米,也可以用一半泰國絲苗加一半澳洲油粘米。第二是米的分量,基本上是每一碗粥用四十克米(約四十毫升),指的是比飯碗大的粥碗,即如果是要煮四碗粥,就用一百六十克米(即一杯電飯煲用的量米杯)。第三是米與水的比例大約是一比十八,即半杯米用九杯水(約一點五公升),如此類推。由於每個家庭吃的米、爐具火力都不同,這個比例只供參考。

煲白粥底的方法:把一百六十克米洗淨瀝水,用半茶匙鹽和半湯匙油拌勻,醃二十分鐘。量足夠的水,放鍋中煮沸,把米倒下,開蓋大火煮一小時十五分鐘,至粥綿,中途不要收細火或加鍋蓋,然後熄火加蓋焗十分鐘,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如果喜歡吃稀粥的話,煮一小時便可,當然還要取決於火候和煲粥鍋的大小。

如果是煲腐竹珧柱白粥底,就是把米和珧柱絲用大火煮半小時後,把腐竹撕碎加入粥中同煮至粥綿,再熄火加蓋焗十分鐘即成。加入腐竹之後,必須常常攪拌,否則很容易黏鍋。

  • 欄名:
  • 陳家厨坊
    • 撰文:
    • 方曉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