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血可助確診 有新藥治療 認知障礙症新進程

 


提起認知障礙症、腦退化,患者及照顧者大多感到前景堪憂,目睹病人身、心逐漸着衰退、無記性至認知意識模糊,可做的好像不多。

隨醫學昌明,目前醫學界已可透過驗血協助確診,數月前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認知障礙症中的阿茲海默症新藥阿杜卡奴單抗(Aducanumab)使用,為患者帶來曙光。

「光纖之父」高錕教授、前美國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生前也罹患了認知障礙症,內科專科醫生陳鎮中指出,70歲以上長者大概10個有一個患上認知障礙症,全球數字相若。認知障礙症前期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以本港120萬70歲以上老人中,估算有8萬可能患上MCI,以每年大約有15%進展成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中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此症是因為腦部出現不正常斑塊,權威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去年曾發表一項研究報告,提出可能導致認知障礙症的12大風險:

1.中年聽力缺損,佔致病風險-8%

2.沒有完成中學程度教育-7%

3.吸煙 - 5%

4.沒有對抑鬱症進行早期治療-4%

5.缺乏社交 - 4%

6.腦創傷 - 3%

7.缺乏體能活動 - 2%

8.高血壓 - 2%

9.空氣污染 - 2%

10.肥胖 - 1%

11.二型糖尿病 - 1%

12.過量飲酒 - 1%

陳醫生解說:「以上解釋了4成阿茲海默症增加發病的原因,惟大腦有認知儲備,當腦部對抗一些危險因素時,要視乎有多大能力。如儲備能力高,就算有上述的風險因素,跌不過水平,也未必會出現不正常斑塊。另一邊廂,有吸煙習慣、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是曾不幸中風,令儲備不足,便較容易出現阿茲海默症。」

常言阿茲海默症有上升及年輕化趨勢,陳醫生表示,這上升數字與人口老化有關,10個老人中有一個,100人就有10個。但事實上,因近數十年的接受教育比例增多、衞生環境條件改善,實則患病人數比率是減少,只是人口增長,令整體數字有所增加。「也沒有真正年輕化,仍屬一個老人病,病人以65歲以上居多。至於65歲以下的早發患者,並無特別上升,在香港約有三千多人。」

CBA 看端倪

陳醫生曾是聯合醫院綜合認知評估中心(Integrated Cognitive Assessment Center)的創辦人之一,20年來見證着認知障礙症的診斷與藥物發展趨勢。究竟此症有何蛛絲馬迹?可從「C、B、A」分辨徵狀:

Cognitive認知:無記性、買東西找錯錢、重複服藥購物、失約等等。「患者家人通常都會留意到,但誤以為當事人年紀大有『甩漏』屬正常。可留意這種無記性長期持續,而長期忘記或重複食藥會影響健康,便不是小問題了。」

Behaviour行為:對喜愛的事情失興趣、疑神疑鬼被偷東西。「抑鬱症都會有此表現,而認知障礙症與抑鬱症可同時出現。」

Activity活動:認知可影響生活能力缺失,如煮飯一團糟、處理事情混亂。

由於長有腦瘤、抑鬱症都可引發以上徵狀,當事人或需進一步接受驗血及腦部掃描來排除並非以上原因,來確診阿茲海默症。發展至今,這個腦神經疾病的檢測方向會從腦部有否斑塊入手,方法是進行正電子掃描(PET SCAN),惟此法費用高昂,未算普及。陳醫生說,醫學界目前正埋首研究從血液檢測生物指標找出斑塊和跟進病變的可能性,近年歐美等國已起步應用作篩檢,惟香港尚未引入。

今年7月FDA批核新藥

確診到阿茲海默症,也要有藥物配合,方能為病人解困,今年7月,FDA批准認知障礙症中的阿茲海默症新藥阿杜卡奴單抗(Aducanumab)使用,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再有專屬的新藥出現。此新藥藥理是溶解腦內斑塊,屬生物製劑一種。

無論是認知障礙症病人抑或家人,都感到心灰,因病情似無法逆轉,認知及身體狀況如快速走下坡。「早年對阿茲海默症認知不多,很多病人待確診時已屆中後期,因此病情轉差得快,也沒甚麼『水位』可做治療。但就算有新藥面世,因為藥物是針對已出現的斑塊,若病人徵狀已很顯明,腦部已嚴重萎縮,便難以逆轉。」

非藥物治療

事實上,他表示有很多便宜的方法可減慢病情,甚至可起預防之效,方法包括營養、運動及日常生活的認知活動,針對性持之以恒,就算出現了斑塊,病情惡化也會減慢。期望加上藥物,雙管齊下來控制病情。

非藥物治療包括:

一、認知障礙腦部訓練:早期患者仍有學習能力,只要有適切的相關訓練,可使認知功能保留較長。

二、營養:營養補充包括採用地中海式飲食(進食大量蔬菜水果,適量魚類及乳製品,食用橄欖油)及MIND Diet(麥得飲食,攝取綠葉蔬菜、堅果、漿果、全穀類及橄欖油)。歐洲研究發現,處於MCI前期便補充相關營養組合3年,腦部海馬體萎縮會大大減慢33%。

日常飲食常提醒少進食肥膩、脂肪食物,但陳醫生指腦部60%屬於脂肪,需要脂肪去維持;而且腦部消耗的能量首為醣份(碳水化合物),然後是脂肪產生的酮,當中宜攝取植物的中鏈脂肪酸,食物來源有椰子油。「但椰子油中僅10%為中鏈脂肪酸,現市面已有從椰子油提煉出來的中鏈脂肪酸油,更有效提供腦部能量。」

三、物理治療:身與腦是互相溝通,簡單運動如行路,已能增進協調能力及腦部執行能力。「行得夠多,血液供應腦部增加,能提供氧份,而且腦部萎縮也會較慢,有研究指出,無論年長年輕的人每天步行約7,500步,腦部萎縮已減慢一成,尤以年長一族成效最顯著。」球類活動及跳舞,則能增加手眼協調。

過往有指打麻將能防腦退化,陳醫生指確有作用。「打麻將或打紙牌,涉及記性、專注力及執行能力,也有助視覺空間;這活動也有社交互動,能訓練溝通,樣樣認知功能都得益。」

---------------------------------

照顧者的重要性

個案一:

50多歲男士,由太太帶來求醫,因為她打算離婚。太太覺得丈夫愈來愈冷淡,無法溝通。她從媒體看到報道,指欠溝通的人可能是患病所致,故往求醫。

醫生檢查後,男士說話「甩甩咳咳」口齒不伶俐,最明顯一點是用不到名詞來形容表達,如打麻將,只不斷轉彎抹角說:「有張枱、要砌牌」,總不能說出打麻將3個字。醫生其中測試是要他在紙上畫隻烏龜,他畫出兩手兩腳尾巴,但烏龜最突出的龜殼卻無法畫出來。

他患的是語意型認知障礙症,屬早發性認知障礙症,發生位置是左腦顳葉萎縮,影響了理解和表達能力。太太知道真相後,把正職轉為兼職,騰出時間悉心照顧丈夫,兩人感情更勝以前。

個案二:

一男士在大學任職,家中共住的父母及姨姨3人均患有認知障礙症,3個病人3種類別,爸爸是中風加阿茲海默症、媽媽是阿茲海默症、姨姨是中風後引致認知障礙症,接回家一起照顧,壓力之巨大可想而知。雖有傭工協助,但這男士公餘便回家照料家人、安排家居訓練、往返認知障礙中心做運動。

他的媽媽最怕見陌生人,一有不熟悉的面孔便躲進房中,不吃不喝,晚上如廁二、三十次,醫生需處方精神藥物控制病情。醫生與兒子商討,要為病人建立日常規律,如運動、飲食營養、談話,半年下來,情緒變得穩定,藥物由四、五種減至一種。陳鎮中醫生說:「疾病可能無特別藥物可用,但照顧者的技巧安排得宜,讓病人做喜愛的運動活動,有正面作用及幫助。有時照顧者安排一大堆活動予病人參與,但其實如當事人不喜歡的可能會反感,連帶其他活動也不肯參加。」

﹏﹏﹏﹏﹏﹏﹏﹏﹏﹏﹏﹏﹏

圖片:周美好攝、iStock

作者、責任編輯:周美好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留言